液晶面板在漲價 樂視小米等互聯網電視廠商還玩的下去嗎?
運營商世界網 馬哲/文
近日,電視液晶面板價格持續上揚,樂視電視等互聯網電視廠商紛紛感受到了壓力,在這樣的情況下樂視小米暴風等互聯網電視廠商還能保持低價路線繼續玩下去嗎?
就在上個月,樂視旗下的各型超級電視分別漲價一百至兩百元不等。暴風電視雖暫未漲價,但其第三季度財報中,在營收創歷史新高的情況下,凈利潤下跌97.16%,暴風電視也將主因歸咎為電視面板大幅上漲。不難推測,這部分成本遲早要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暴風TV CMO蘆勝波表示,供應不足是導致面板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三星、夏普等面板廠商有意調整供應規模及產品結構,專攻利潤更高的OLED手機面板,且第一季度時,三星的SDC面板良品率大幅下降;另一方面,臺灣地震導致面板供應商生產線受到重創,供需變得緊俏。
面板供應不足的另一個原因是電視的尺寸越來越大。僅僅三年前,主流產品的尺寸還是15英寸,如今主流產品尺寸已經是20英寸了。而液晶電視每增長1英寸,就要消耗一條8.6代線。而8.6代線的生產線不但增長乏力,還有關停。供不應求的條件下,面板漲價是廠商的必然選擇。
據了解,面板成本占互聯網電視成本的65%以上。因此,一旦面板價格上揚,互聯網電視的售價必將直接受到影響。
對于消費者而言,一個直觀的體驗是,今年不少彩電的雙十一的促銷力度不再像往年那么大了。實際上,一向走薄利路線的互聯網電視本就不如傳統電視財大氣粗,哪怕雙十一再想賠本賺吆喝,也不可能容忍太過嚴重的虧損。
目前,小米電視已作出聲明,稱不會趁機漲價。樂視電視聲明稱,盡管漲價,但仍會堅持生態補貼硬件路線,負利定價,也不會降低配置。
目前,業界中已出現了傳統電視廠商囤積電視面板,以打擊互聯網電視廠商的傳聞。曾經風光一時的互聯網電視廠商們正面臨著嚴峻的生存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