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寬帶搖身一變反超聯通 “速成”也有副作用
運營商世界網 董佳堯/文
近日,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相繼公布了10月份的運營數據。數據顯示,截止10月31日,中國移動有線寬帶業務用戶數為7551.0萬,當月凈增126.9萬,今年凈增2048.1萬。與此同時,中國聯通的有線寬帶業務用戶數為7547.2萬。
這也就意味著中國移動第一次超越中國聯通,成為國內第二大寬帶運營商。可是急速成長帶給中國移動的不僅是表面的風光,更有背后的險象。
“低價”的沼澤:是風光還是渾濁?
自2015年底中國移動將鐵通收購后大力發展固網,可謂是去除了中國移動的固網寬帶“心病”。但是為了搶占用戶,中國移動基本不計收益,一直以大力度的優惠折扣攻占市場,辦手機套餐送寬帶服務的優惠力度更是全國可見。
然而,據業內人士稱,中國移動以低價入局,搶奪大量的市場份額,使得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不得不加入這場價格戰。不僅給電信和聯通帶來了巨大的競爭壓力,更是降低了整個行業的盈利能力。
可物極必反,雖然中國移動的目前的固網寬帶用戶數超越了中國聯通,但是越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它的用戶獲得的寬帶體驗要遠比另外兩家運營商的差。
以低價圈來的用戶體驗不佳必將影響品牌口碑,正如當年,中國聯通由于2G時代的信號差印象導致3G時代拿到了最好的網絡制式依然難以發展的結局。而誰也無法準確的預測中國移動終究會不會重蹈聯通的覆轍,這也終將是藏于移動背后隱形的“殺手”。
口碑與未來:未來顯然更緊迫
固網寬帶要獲得較好的體驗,就需要擁有強壯的傳輸網絡。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多年來的累積建設要遠遠強于中國移動的傳輸網絡,所以穩定性和速度都在移動之上。
加之,一直以來國內的互聯網企業的數據中心都是基于中國電信或中國聯通的網絡搭建,讓這兩家企業相對于中國移動更強的競爭優勢。
所以打價格戰是移動不可或缺的戰略之一,雖然是互聯網所說的“免費”模式,按照其低價的戰略,要10年左右才能收回成本,完全是貼本做生意,但對于土豪移動來說,這些都不足擔憂。對中國移動來說,只有這種價格戰方式才能夠打破行業壟斷,給自己制造機會,掌握未來的寬帶市場。
也正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移動的寬帶不同其他兩家的優勢,就是中國移動主推的是光寬帶,一開始就直接用光纖技術接入服務,后期的寬帶提速,中移動一開始就沒有基礎建設的門檻。
雖然即使是100M帶寬,但有的時候也卡的跟蝸牛似的,只能看看網頁,視頻緩沖也要半天,游戲就更不用說了。但要看到的是中國移動目前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到處改造寬帶工程,就好像4G網絡部署一樣的,遲早這個服務會有質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移動固網寬帶用戶的“飛速”發展相比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的幾乎停滯顯得格外突出。所以按照這個數據來看未來,中國移動的寬帶會有很長一段時間坐穩第二的位置。
那接下來要做的是更多的提升寬帶的整體品質與服務,對用戶進行很好的保有,才能真正的拉攏住用戶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