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中國電信巨資入股眾安保險子公司 曝三大運營商金融帝國布局
????????????更多資訊可登錄運營商財經網(telworld.com.cn),也可關注微信公眾號tel_world
?運營商財經網 秦佰玲/文
日前,中國電信旗下的全資子公司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簡稱:甜橙金融)出資2.1億元入股眾安小貸引爆媒體圈,眾安小貸是何方神圣?中國電信子公司明明手機支付早有牌照,為何還要斥巨資購買買這個牌照呢?顯然,這與中國電信的金融布局有關,未來的中國電信也許并非只有通信和互聯網業務了。
困惑一:出資眾安小貸究竟是主動還是被迫?
甜橙金融,原名叫翼支付,就是中國電信電子商務公司,是中國電信做手機支付的下屬企業。但眼下,甜橙金融似乎在“去電信化“,越來越朝著金融企業的方向奔去。
運營商財經網針對幾點困惑采訪了甜橙金融內部人士,但對方以不愿再多透露為由,給出了一份官方口徑,并沒有針對困惑給出相應解答。
甜橙金融作為三大運營商的頭部支付業務平臺,在用戶數量和交易額上遠遠超過移動的和包支付和聯通的沃支付,為何選擇名不見經傳的眾安小貸,關于這一點疑問很大,這其中有沒有深層次的原因猶未可知。
眾所周知,目前支付市場已經被阿里支付寶與騰訊支付包攬大半,就連銀聯這樣的央企平臺也難以望其項背,眾安小貸為什么會入甜橙金融的眼?
運營商財經網查詢眾安小貸的資料時發現其有很大的背景,眾安小貸是眾安保險旗下的小額貸款公司,不僅是中國電信的合作伙伴,早在2016年中國聯通旗下的沃支付就與眾安保險展開了合作,而耐人尋味的是,中國電信與眾安保險的關聯也是這一時間開始的。
此次甜橙金融與眾安小貸的合作或許不僅是表面上看的那么簡單,更可能是作為運營商央企轉型中的一大環,換句話說,作為國企改革“雙百行動”名單中一員,甜橙金融此次入資眾安小貸,可能大多是“聽命令”而為之。
困惑二:甜橙金融有全業務資質的第三方支付牌照,為什么還要這個牌照?
甜橙金融的此次收購與中國電信有多大關系?
從官網可知,甜橙金融2011年3月成立,是中國人民銀行核準的第三方支付機構、中國證監會核準的基金支付結算機構,擁有全業務資質的第三方支付牌照,旗下有甜橙信用、甜橙科技、甜橙保理、甜橙財富、甜橙保險、翼支付等多個業務板塊,除了第三方支付業務,甜橙金融目前已持有基金結算、商業保理、融資租賃、保險代理、網絡小貸、企業征信等牌照。
那既然應經有了網絡小貸牌照,甜橙金融要為什么還要買眾安小貸的互聯網小貸牌照?兩者還有啥不一樣嗎?
運營商財經網了解到,眾安小貸成立于2017年11月,是眾安在線旗下眾安保險全資子公司眾安科技與香港百仕達合資成立的,業務范圍應限于提供貸款,貼現票據,資金轉讓,股權投資(以自有資金進行)及重慶市金融工作辦公室允許的其他業務。
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中國電信布局互聯網金融由來已久,但央企的身份有優勢也有劣勢,此次出資眾安小貸,或許是為了在機制上更加方便地與市場接軌,為客戶服務。
困惑三:斥資2.1億元究竟有意義嗎?
目前,第三方移動支付加速向金融滲透,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金融科技的創新應用,已成為智慧金融升級的第一推動力,從目前甜橙金融的動向來看,不難發現其目標在于消費信貸、金融科技、企業征信等領域,但如何在其中破局,是個值得思考的事。
運營商財經網認為,此次甜橙金融不惜下血本入股眾安小貸,是一次冒險的試水,也是邁向互聯網金融、互聯網保險業的關鍵一步。
一直以來,甜橙金融在運營商行業中發展的都比較靠前,不管是月活用戶數還是個賬交易金額量規模都在持續提升,且與第二名拉開了較大的差距。有數據顯示,截至去年8月,甜橙金融用戶量已經超過5億,交易額已過7985億,月度活躍用戶數達3814萬。
而欲要領先,必要爭先,作為中國電信“三化五圈”轉型3.0戰略中互聯網金融業務生態圈的重要承擔者,甜橙金融想要跑得更快,必須要跑的更早。此次甜橙金融出資2.1億元認繳完成后,甜橙金融將占股41.18%位列大股東,以后不論是為小微企業提供貸款還是股權投資都更將“行事方便”。
引入4家金融企業作為戰略投資者
甜橙支付也是去年經歷了一系列資本運作。
甜橙支付的前身中國電信電子商務公司總經理為高宏亮,后來,高宏亮去了中國電信投資公司任總經理,再后來又去了中國電信的一家合資公司中電信方舟基金管理公司任總經理,這家公司是最大股東未前海方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占股比例為50.3%;第二大股東為中國電信集團投資有限公司為29.7%。
而中國電信電子商務公司總經理由羅來峰接任,副總經理目前有寧檬、陳義文、蔡擁軍,另有總經理助理李雪冰,綜合部負責人則為劉欣,市場部負責人為盛斯斯。
羅來峰曾是中國電信電子商務公司副總經理,資料顯示,羅來峰獲得東北財經大學會計學碩士及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國際商學碩士,擁有豐富的企業風險管理、資本運作和財務管理經驗。自天翼電子商務公司成立之初就擔任副總經理,對中國電信移動支付和互聯網金融業務駕輕就熟。
2018年上半年,中國電信電子商務公司公布了增資項目信息,擬新增不超過(包括)5名投資人,增資完成后投資人持股比例合計不超過49%,中國電信持股比例不低于51%,這一舉措也標志著翼支付正式啟動了混改。
最終,中國電信電子商務公司引入前海母基金、中信建投、東興證券和中廣核資本等四家戰略投資人,邁出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關鍵一步。
三大運營商的金融布局
事實上,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都金融業務都非常感興趣,要不是國資委強調央企要聚焦主業,三大運營商早就大舉進軍金融業務了。
這主要是因為三大運營商有巨大的用戶數,這些用戶使用手機支付越來越普遍。其次,三大運營商手里有現金,三大運營商向用戶收費很少用中間商、渠道商。有了現金,就有錢做金融業務。
而實際上,十幾年前,中國移動就投資了浦東開發銀行,占股25%,每年分紅利都幾十億。
去年,中國移動斥資10億成立子公司——中移動金融科技公司,專門從事融合支付、特色電商、金融科技等業務。
中國聯通也于2015年與招商銀行合資成立了一家互聯網消費金融企業——招聯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招聯),志在探索中國互聯網金融新模式,總部位于廣東深圳。該公司在深圳前海注冊,注冊資本38.6896億元。招聯金融于2015年3月6日正式開業。
目前招聯的業績非常好,聯通派去的第一位招聯高管方一明也因此獲益,調為江蘇聯通總經理。派去招聯工作眼下都成了肥差,其后,聯通國際公司董事長李翀接替了方一明,被派去招聯任執行董事、副總經理。而聯通員工都搶著想去招聯,可見金融業務對運營商員工的吸引力。
2018年下半年,因看好招聯的前景,中國聯通又10億元增資招聯,本次增資后,中國聯通持有招聯公司股權比例不變,仍為50%。另外50%的股份繼續由招商銀行持有。
看來,三大運營商在金融業務上是你追我趕,金融布局若隱若現。
(責任編輯:康玲華)
???????????運營商財經網(官方微信公眾號tel_world)—— 主流財經媒體,一家全面覆蓋科技、金融、證券、汽車、房產、食品、醫藥及其他各種消費品報道的原創資訊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