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資訊可登錄運營商財經網(telworld.com.cn),也可關注微信公眾號tel_world
運營商財經網 秦佰鈴/文
日前,運營商財經網舉辦了“2019財經TMT行業(yè)315質量報告發(fā)布會315質量報告發(fā)布會”。會上,運營商財經網分析師發(fā)布了《2019年度315食品質量調查報告》。其中,無印良品多款飲用水因致癌物質超標被點名。

今年2月份,無印良品500毫升裝、330毫升裝的天然水以及430毫升裝的碳酸水均被檢測含有致癌物質溴酸,迅速引起熱議,后官方在全球范圍召回約幾十萬瓶產品。本次召回總數至少達到78萬瓶,其中包括出口到中國大陸及港臺地區(qū)的大約20多萬瓶瓶裝水。無印良品日本總部負責人表示,目前已對中國大陸銷售的相關商品做了下架處理。
據悉,溴酸是氧化能力很強的強酸,主要可用于氧化劑、制造染料以及藥品等。自然界的水中并不含溴酸鹽,是包裝水在加工過程中產生的,臭氧殺菌是瓶裝水中主流的殺菌方式,臭氧會把溴元素氧化為溴酸鹽。
事實上,溴酸鹽早就被國際衛(wèi)生組織確定為潛在致癌物,在我國現行礦泉水標準規(guī)定溴酸鹽含量與世衛(wèi)一致:應小于10ppb,歐盟則小于3ppb。此次在日本、香港等多地無良良品均被檢測出溴酸這種致癌物質超標。
運營商財經網了解到,這并不是個例,此前無印良品一款“產地為馬來西亞的榛子燕麥餅干”,在檢測的非預先包裝或豁免營養(yǎng)標簽的預先包裝樣品中,其環(huán)氧丙醇和丙烯酰胺含量均為最高,也同樣被召回。
據了解,環(huán)氧丙醇又叫“縮水甘油”,早在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wèi)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就將縮水甘油列入2A類致癌物清單中。同時,對于丙烯酰胺來說,其致癌性與環(huán)氧丙醇在同一級別,均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所列入2A類致癌物清單中。所不同的是,人體可通過多種渠道吸收丙烯酰胺,消化道、呼吸道、皮膚黏膜等,而飲水是其中的一條重要接觸途徑。
有趣的是,無印良品的理念一向是純樸、簡介、注重環(huán)保和以人為本。以此為核心理念的企業(yè)究竟為什么數次出現食品安全問題呢?被稱贊為“一種生活哲學”的國際連鎖品牌為什么會把守不住最基本的“安全”底線呢?
據悉,無印良品是這樣回應瓶裝水致癌物超標的:“本次的事件給消費者造成了巨大的麻煩,對此公司深表歉意。今后公司將嚴格執(zhí)行品質管理,努力防止再次發(fā)生這樣的事件。”同時,無印良品稱此款礦泉水已經在港臺下架,未在內地銷售。
而此前對于榛子燕麥餅干檢測出致癌物質的回應就更加“省事”:致癌物環(huán)氧丙醇和丙烯酰胺,并非食品添加劑,所以不存在非法添加或過量添加的問題。此外,目前國際上尚未制定這些物質的限量標準。
實際上,無印良品接連發(fā)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均不是“小事”。先不論究竟是監(jiān)管的問題還是無良商家為了利益置消費者生命安全于不顧,就說無印良品對于此類事件的回應,就不難看出其敷衍之態(tài)。
不難發(fā)現,“道歉”、“召回”、“無限量標準”是無印良品回應此類事件的標準套路。甚至,在一些沒有硬性標準的規(guī)定中,無印良品的回應就是在鉆制度的空子。難到在國際上沒有限量標準的物質就可以隨意添加了嗎?難到道歉、召回就可以息事寧人了嗎?難到不應該追根溯源將真相大白于消費者嗎?
無印良品主打的是“無品牌標志的好產品”,所謂的“無品牌標志”是簡潔與環(huán)保的象征,并不是真的“三無產品”。作為一個創(chuàng)建于危機時代,歷史悠久的國際大品牌做到“好產品”才能真正長遠。
運營商財經網(官方微信公眾號tel_world)—— 主流財經媒體,一家全面覆蓋科技、金融、證券、汽車、房產、食品、醫(yī)藥及其他各種消費品報道的原創(chuàng)資訊網站。
(責任編輯:實習編輯-方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