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盛極而衰 開啟炒作模式
運營商世界網(wǎng) 李雪瑩/文
自蘋果決定將要發(fā)布新機之后,連日來頻繁登上各大媒體頭條,看慣了這些江湖套路的筆者,終于按耐不住暴脾氣,想扒一扒蘋果套路的背后是什么?
據(jù)信息技術(shù)研究和顧問公司Gartner最新統(tǒng)計,2016年第二季度,全球前五大智能手機廠商前三名與去年同期相比,變化不大,依然是三星、蘋果和華為。然而,蘋果銷量下降7.7% ,連續(xù)三個季度出現(xiàn)下滑。這是否說明一向站在食物鏈頂端的蘋果,開始走向衰敗。
眾所周知,印度即將超過美國成為僅次于中國的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市場。蘋果也深知其中道理,正努力讓印度成為未來iPhone手機銷售的大本營。
根據(jù)市場研究公司IDC的調(diào)查,預計到2018年,智能手機的平均售價將達到102美元,而iPhone的平均售價接近600美元,如此昂貴的手機要想在印度打開市場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
據(jù)IDC最新研究報告可知,印度智能手機市場今年第二季度出貨量比第一季度增長17.1%,大部分本地和國際公司的出貨量都有縮水,蘋果甚至排在Others一欄中。
除了在印度頻頻碰壁之外,據(jù)俄羅斯零售商Euroset的數(shù)據(jù),蘋果銷量僅為98.6萬臺不及三星。
在印度、俄羅斯等地的銷量持續(xù)下滑,大概是被刺激到了,從而更加重視起中國市場,近日來,時時發(fā)布關(guān)于新機的消息吸引消費者的眼球,有《驚!9月蘋果新機不叫iPhone7,中國還很難買到?》這樣的模仿國內(nèi)某些手機的饑餓營銷模式的炒作,也有《今年的iPhone新機不叫iPhone7 竟叫iPhone 6SE!》的關(guān)于新機命名的無聊吹捧,此外,還有開發(fā)新應用、蘋果音樂節(jié)、配置等等不同方面的叫囂。
種種方面表明,蘋果慌了,坐不住了!一向淡定的蘋果開始在套路中越走越遠······